江油論壇
標題: 寄明月,對話一段歷史 [打印本頁]
作者: 胡楊 時間: 2021-10-1 10:13
標題: 寄明月,對話一段歷史
寄明月,對話一段歷史
——記 2021 年中秋節(jié)拜訪老紅
軍戰(zhàn)士
四川省江油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621701 姜永慧
中秋佳節(jié)如期而至,回家后,兒子十分興奮地向我匯報昨晚看到的巨大圓月。“你值夜班看不成月亮,太可惜了!”習慣了每天早出晚歸,“賞月”于我是一種奢侈的浪漫。不知不覺間,我面前這個小鬼已經(jīng)比先生還高了,時間過得真快。月圓人團圓,能回家陪伴爸媽,報平安,聊家常,是我所珍視的簡單的溫暖。
下午,我跟隨江油市滴水公益團隊的隊友們一起去長鋼同心社區(qū)為居民免費磨刀,隨后,我們一起去看望離休的老紅軍,聽老紅軍講革命時期的故事。當我們敲門進入,便看到一位精神矍鑠,慈善眉目的老爺子身著軍裝筆直地坐在客廳里。
看得出,爺爺在我們來之前做了精心的準備,軍裝雖然有些舊,但是非常整潔。見他胸前掛滿了徽章,我不由得肅然起敬,暗嘆:“爺爺是一名戰(zhàn)功赫赫的老革命啊!蔽蚁乱庾R地理了理自己的衣服;秀遍g,我覺得我面對的是歷史本身。
IMG_0738.jpg (65.27 KB, 下載次數(shù): 13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 10:12 上傳
交談中,我們得知,爺爺已 96 歲高齡了。他一生中參加了各種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解放西藏、解放大西南……我不禁想到,學生時代在歷史課本上的匆匆一瞥,或許就掠過了這位老戰(zhàn)士拼搏的身影。近百年的光陰,他幾乎是跟隨著新中國一步步走來,也可以說,他和新中國一起,穿過了槍林彈雨。
“我 13 歲參加革命,16 歲入黨,黨齡 80!睜敔?shù)恼Z調(diào)緩而平靜,但提起入黨的事,難掩他的自豪。我告訴爺爺,我也是黨員,我入黨 15 年,“小黨員向老黨員致敬!”爺爺樂呵呵的笑了,眼角彎彎。
9.jpg (66.89 KB, 下載次數(shù): 13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 10:12 上傳
他笑著指了指我們送來的月餅:“我們那時苦,沒得這個甜的吃!彼⑿χ骸拔覀兏筛锩羞^樹皮、嚼過草根,后面解放西藏,部隊進去,我也是排頭兵!
爺爺說,他經(jīng)歷過的最慘的一次戰(zhàn)役,是在安徽,隊伍在準備轉移的那一天,恰好與敵人的大部隊撞上!按蛲炅,還剩六個!
談起犧牲的戰(zhàn)友,爺爺眼眶有點濕潤。
他記得他們的名字。他向我們講起那群可愛的年輕人。“我們那時還年輕,不過,再困難,再苦,都已經(jīng)過去了——現(xiàn)在就很好,國家強大,你們年輕人愿意來看我,我高興。”回憶結束,老戰(zhàn)士的語調(diào)依然平靜。
如果不是面對這一身軍功章,我會以為他講的是別人的故事。不然他怎會如此云淡風輕?我想,對于真正的戰(zhàn)士而言,流血與犧牲,并不會使他退縮,那些因血淚而閃光的名字,將激勵他前進。
革命歲月,他與戰(zhàn)友出生入死;三線建設中,他延續(xù)戰(zhàn)友們的榮光;在塵埃落定的今天,他依舊兢兢業(yè)業(yè),無私奉獻。他收起自己的悲傷,一遍遍回憶,讓一批又一批青年了解那段過去的歷史,他用真實的血淚,讓我們看到今天,就在此刻的、手握在當下的幸福,份量何其重。
7.jpg (97.61 KB, 下載次數(shù): 1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0-1 10:12 上傳
在回家的路上,我與同行的隊友閑談,驚訝于爺爺年歲這么高,還能夠清晰的記得每次戰(zhàn)役的時間、地點。隊友說,這些經(jīng)歷已經(jīng)是爺爺生命中的一部分了。是呀,這位老戰(zhàn)士,已經(jīng) 96 歲了,他的傷疤和新中國的血淚,早已融為一體。
苦嗎?苦!痛嗎?痛!但爺爺始終保持著樂觀的革命主義精神,千千萬萬紅軍戰(zhàn)士始終保持著樂觀的革命主義精神。他們這代人是有著崇高理想信念的一代人,如果沒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不可能在槍林彈雨中始終保持革命本色,始終堅信革命一定會勝利。到家了,兒子調(diào)好望遠鏡邀我一起賞月。
這景色值得紀念。
我在此記錄下一輪皎潔的明月,記錄下我與一段歷史的對話,記錄下我的承諾:作為新時代的醫(yī)務工作者,作為一名黨員,我將學習老紅軍戰(zhàn)士樂觀的革命主義精神。遇到任何困難,我將不放棄、不服輸,用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鞭策和勉勵自己。賡續(xù)紅色基因,傳承紅色文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將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和擔當,爭做人民健康的忠誠衛(wèi)士。
祝愿爺爺身體健康!祝愿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
歡迎光臨 江油論壇 (http://www.inc-icom.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