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免费在线观看久_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_顶级AV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

江油論壇

標題: 五斤糧票 (散文) 劉術(shù)云 [打印本頁]

作者: 劉才忙    時間: 2023-7-18 13:07
標題: 五斤糧票 (散文) 劉術(shù)云

         歲月悠悠,時光匆匆。已經(jīng)活了大半輩子,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大都淡忘了,但唯獨著名女作家、《劍南文學》編輯郁小萍老師給我5斤糧票的事情,一直沒有忘懷。每當回想此事,不僅對小萍老師對一個素不相識的文學愛好者的關(guān)懷表示崇高的敬意,也為《劍南文學》雜志社大軍、小涓、雨田、德寶等諸位編輯老師為綿陽文學事業(yè)繼往開來的空前繁榮,由衷地大大點贊。
印象中,我是在1983年接觸到《劍南》。因為是家鄉(xiāng)辦的刊物,所以感到特別親切。對能在《劍南》上發(fā)表小說、散文、詩歌的都十分仰慕和羨慕。夢想如果能在刊物上發(fā)表一首詩,哪怕是一個字,那是多么高興的事呀。一有空,我們許多文學青年,常去江油縣文化館,看看有沒有新的《劍南》到了。縣文化館的文學輔導干部黃果老師時常也為我們傳授寫作知識,慢慢地,自己也壯起膽子向《劍南》投稿。好象是有個規(guī)定,如果寄送稿件,將信封截個角,只需貼面值為三分的郵票,其它信函則8分,超重要貼夠郵資。由于只讀過高中,對文學創(chuàng)作可謂一竅不通,寫作技巧也是“秧雞子下田——不懂”。但對文學的追求卻很執(zhí)著。
  開始看到別人寫的詩歌,就摹仿寫了起來。寫了就寄給《劍南》,總以為這首會發(fā)表,那首也會發(fā)表。雖然寄一封都沒有石沉大海,但基本收到的是退稿信。退稿信雖是鉛印,但每一封上面鼓勵的話,讓我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仿佛聽到了最動人的佳音。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經(jīng)歷若干次退稿后,我寫的新民歌《光棍不想討媳婦》:“玉米堆滿東廂屋,西廂盛滿黃金谷。山村一遍繁榮景,光棍不想討媳婦”。終于發(fā)表在《劍南》上。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八個字,卻是我文學之夢開出的第一朵花,雖然只有區(qū)區(qū)三元錢的稿費,卻比我現(xiàn)在掙三千元還金貴;發(fā)表作品的喜悅之表不能言表,矮小的身子仿佛高大幾分。祝賀聲中,我收獲到文朋的羨慕之情,我甚至自大地認為,文學的大門已向我洞開,文學的殿堂任我自由來回。但實際上接下來,仍然是退稿信,連生產(chǎn)隊隊長每次帶信老遠就喊“作家,你的退稿信又來了。”羞得我無地自容。
“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庇腥苏f,文學既拯救不了別人,也拯救不了自己。對于自己是否正確的選擇,有的時候很想打消再學習寫作的念頭,但當想到母親無微不至默默地支持,橫下一條心,堅持!
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依稀記得那是1984年秋后的一天,為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作水平,我又寫了幾首詩,準備到綿陽當面求《劍南》的編輯老師賜教。
那天天剛一亮,我就背了一個黃軍挎包,騎了一輛加重自行車,從江油河西家里出發(fā),直奔綿陽。當時,江油到綿陽的公路還是碎石路,上坡下坡多,騎車十分吃力。好在自己才二十歲,身強體壯。江油對文學創(chuàng)作提出的口號是“走出九嶺杠,沖出夔門”。車子過了九嶺杠,就意味著出了江油,到了綿陽。
在城里車輪兩轉(zhuǎn),大約在上午11點過,我就到了心中的圣地《劍南文學》編輯部。懷著忐忑的心情,在編輯部,我見到了久仰大名的劉大軍、耕夫、郁小萍等老師。當我小心翼翼地說明來意后,長得漂亮、又優(yōu)雅的小萍老師十分熱情地接待了我。她一見我就說:“我還以為劉術(shù)云是個老頭子呢!蔽耶吂М吘吹貙⒏遄訌目姘锶〕鲞f給她,她翻了下,又對我進行了一番鼓勵,同時又善意地、輕描淡寫又一針見血地對我的習作進行了批評,使我受益匪淺。我見幾位編輯老師都很忙碌,不好呆久了,約十來分鐘就告辭。臨走時,小萍老師突然從口袋里拿出5斤糧票,叫我去館子里吃中午。我急忙推辭,但她態(tài)度堅定。我父親在外當工人,每月糧票多少是固定的,我深知糧票對于城里上班的人的重要性。5斤糧票雖然不多,但至少也是她5天的口糧,況且她也要養(yǎng)家糊口,對于小萍老師的贈予,讓我激動萬分、熱淚盈眶。為不拂她的一番好意,我只好接收了,連聲說“謝謝,謝謝!”
我一直認為,《劍南文學》是精神糧食,是培養(yǎng)文學愛好者的熱土。造訪《劍南》,小萍老師給我的5斤糧票,我一直舍不得用掉,一直珍藏著。有時想寄還給小萍老師,但又十分不舍。因為,這哪是5斤糧票呀,分明是《劍南文學》編輯老師對一個農(nóng)民文學愛好者關(guān)懷的見證,時刻散發(fā)著一位編輯對一位普通作者濃濃的關(guān)愛之情。
大恩不言謝。后來,我與小萍老師蒙面幾次,她沒有提及給我糧票的事,我也沒有挑明。心想,她也許忘掉了此事,也許我僅僅是她關(guān)愛的一分子而已。再后來,國家取消了使用糧票,糧票失去了它原來固有的價值,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我仍保留著那5斤糧票,因為,它的內(nèi)涵價值,只有我最清楚最明白。
說來慚愧,由于命運的不濟,忙于安身立命,當然更是文學修養(yǎng)差的問題,雖然我沒有踏入文學的殿堂,到達夢想的彼岸,但在《劍南文學》主編劉大軍等老師的關(guān)心和輔導下,自己的習作短篇小說《老拐》、《二筒》、《山上有座廟》、《史癩娃》等相繼發(fā)表于《劍南文學》,讓我這個農(nóng)民文學愛好者始終游離、并守望在文學的邊沿。


作者: 逍遙客    時間: 2023-7-18 13:52
《劍南文學》八十年代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很有影響力的文學刊物,我們的老師、詩人、作家、編劇郭同旭(江油人。去年去世了)也在《劍南文學》工作很多年。
前兩年在某學校校長辦公室又看到《劍南文學》期刊,很是驚訝,難得呀!生命力如此強盛!
作者: 鍋哥    時間: 2023-7-18 14:55
懷念小時2分錢2兩糧票一個的干餅子,咬起吃真香。還有扁擔挑的一角錢一碗的片粉。
作者: 江油詩人    時間: 2023-8-28 14:19
往事崢嶸,最美記憶!




歡迎光臨 江油論壇 (http://www.inc-ico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