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57266630.jpg (77.91 KB, 下載次數(shù):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9-6-5 09:13 上傳
相傳,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為愛國詩人屈原的忌日。自古以來,全國各地便有劃龍舟及食粽子等活動(dòng),后逐漸成為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據(jù)清光緒《江油縣志》記載:“五月端午,懸艾葉、菖蒲于門,食角黍,飲雄黃酒。午后,士女出游,龍舟競渡,縣城東關(guān)外西坪渡及中壩場渡口尤盛!鼻逋巍墩妹骺h志》載:“五月五日,懸蒲、艾于門,飲雄黃酒,涪江馬家沱龍舟競渡。”
t015e59b93c350412ff.jpg (18.32 KB, 下載次數(shù):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9-6-5 09:18 上傳
端午這一天,江、彰兩縣每家每戶的大門上都要懸掛新鮮的陳艾和昌蒲,然后在屋內(nèi)熏放硫磺煙兒驅(qū)邪。兒童在胸前要掛上內(nèi)裝樟腦、冰片等藥物并做成雞、猴、狗或蘋果、辣椒等形狀的香包。中午,家人聚在一起飲雄黃酒,吃粽子、包蛋及莧菜等。 午后,人們便結(jié)伴出游,來到涪江邊參加或觀賞龍舟競賽,連平日足不出戶的婦女和待字閨閣的女子也盛妝打扮出門游玩。每年的端午節(jié),江油縣城武都和中壩場,彰明縣城治城及青蓮等場鎮(zhèn)都要舉辦熱鬧非凡的劃龍船、搶鴨子等水上活動(dòng)。龍船會(huì)由當(dāng)?shù)孛耖g商會(huì)組織主辦,民國后漸廢。
c4cc70787b654a609d1843fa2d6dd16f_th.jpg (32.35 KB, 下載次數(shù):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9-6-5 09:14 上傳
端午習(xí)俗延續(xù)至今,惟自上世紀(jì)70年代后,熏放硫磺煙和飲雄黃酒的人漸次減少。
關(guān)于江油過端午的故事,縣志上還記載了一段插曲:1961年6月17日,江油縣小溪壩鋼鐵廠職工在食堂端午聚餐,因不慎食用了高壓循環(huán)廢水及變質(zhì)豬肉,導(dǎo)致299人食物中毒,可謂樂極生悲。后經(jīng)縣衛(wèi)生防疫部門全力搶救,方才全部脫險(xiǎn)。
18524737_153744703000_2.jpg (71.17 KB, 下載次數(shù):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9-6-5 09:12 上傳
120042016890.jpg (88 KB, 下載次數(shù):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cè)
2019-6-5 09:16 上傳
轉(zhuǎn)自“史志江油”微信公眾號(hào)。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