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明河上有若干橋,其中有座四孔的石拱橋叫福利橋,老江油人都習慣性稱為"小橋"。 當年他是連接中壩場與太平場的主要交通要道,市民在橋上或步履匆匆的經過,或早晚悠閑的晨練納涼,或擺攤叫賣早出晚歸,但誰也沒注意這座普普通通的小橋,卻有著非同凡響的傳奇身世和佳話。
福利橋初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光緒十五年(1889年)初,被水沖塌后募修加高。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再度被大水沖塌,當地人籌資重建后取名為“福善小橋”。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中壩和太平場工商界共同捐資,重建為四孔石拱橋,橋長40米,寬6米。
建橋期間,受江油紳士蹇幼樵先生邀請,民國書法大家于右任和謝無量分別題寫了“福利橋”橋名,于右任的落款是"民國三十六年 于右任書”,謝無量的落款是"丁亥仲夏 無量"。建橋時,工匠們用八塊1米見方、厚25公分左右的青沙石將二位大師題字刻石分別鑲嵌在南北兩側橋墩上,單字刻石約50公分大小。
建國后,1967年福利橋升級改造,橋面鋪筑瀝青,兩側增加鋼管護攔,后又經過多次維修加固。由于題刻在橋墩,受護欄和橋頭植被樹叢的遮擋,少有市民在意這題字,加之此事又無文獻記載,所以如此佳構一直鮮有人提及,直到2001年福利橋維修擴建時,才發(fā)現(xiàn)"福利橋”三字來頭不小。 一座普普通通的小橋,被2位名聲顯赫的泰斗級書法大家同時青睞,雙雙題字獻寶,這在全國可能也絕無僅有,成就了一段中國書壇和橋梁史上的傳奇佳話。
2001年福利橋全面擴建整修,橋面擴寬至20米,為留用2位大師的冠名墨寶,在橋梁重新命名的爭議中,“福利橋”最終被延用,于右任的題刻鑲嵌在橋的北側橋墩上,謝無量的題刻鑲嵌在橋的南側橋墩上,維修后的題字石刻是重新復制,原刻石目前存放在李白紀念館太白書屋后面。
福利橋,因為有書法大師的題名而罩上了一層歷史和文化光環(huán),對提高我市歷史和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義。
front2_0_154476_Fk4gc25fvQuORvlzF4HUPf0eKl4J.1639705679_09_48_00.jpg (79.83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17 09:48 上傳
front2_0_154476_FuwVLZXiOET8M8M56T8ghO84XERN.1639705679_09_48_00.jpg (235.74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17 09:48 上傳
front2_0_154476_FhVeOAkdU8mstHn2uxEWdID6a91z.1639705679_09_48_00.jpg (206.42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17 09:48 上傳
front2_0_154476_Fqe0vzFHBfTJMQzecmbGy4U4_QiW.1639705679_09_48_00.jpg (372.06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17 09:48 上傳
front2_0_154476_FjhhbswE2ldc5XYL5OfRSBLIOAnB.1639705679_09_48_00.jpg (331.35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17 09:48 上傳
front2_0_154476_FsiwZuVXVy_TVJz7I3MPiEmFz6fa.1639705679_09_48_00.jpg (207.07 KB,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17 09:48 上傳
front2_0_154476_FiwjW8DpOd08xTLVTii61Cg6fl2Q.1639705679_09_48_00.jpg (226.23 KB,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17 09:48 上傳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