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武都鎮(zhèn)段有三個島,相距最遠不過兩三百米,當?shù)厝朔謩e稱之為上中脊、中中脊和下中脊。三島中上中脊最小,下中脊最大,面積近千畝。
上中脊屬于武都鎮(zhèn)的海金村,因此處系哪吒鬧海時的東海,及上游有個金壩子而沖到這里的金子較多而得名。
中中脊地處武都鎮(zhèn)政府以東,過去是水碼頭,涪江放木筏的都要在此靠岸休息,補充食物;中中脊是以前往返陽亭壩和陳塘壩的渡口,舊時被列為江油八景,有詩云:“綠波中隔,白舫橫流,沙際鳥飛,灘頭人立。手相招而遙語,湍激石以成聲。野趣天生,曠情地設。宜晴宜雨,可繪可吟!敝兄屑挂彩呛=、涪陽丶汝州三村的交界處,三個村分別在中中脊島有一塊河灘地。
下中脊即今之桃花島,面積最大,過去叫下中脊村,合村并組時與相鄰的西坪村合并,為感恩汶川大地震后河南汝州的傾情援建而改名——汝州村,其上有4個村民小組,800余人。
下中脊有一座墳墓,系三國時蜀國駐守江油關(guān)將領(lǐng)馬邈之妻李氏夫人墓。相傳公元263年冬,魏將鄧艾率軍伐蜀,從摩天嶺而下直逼江油關(guān)(今平武出江油關(guān)鎮(zhèn)),守將馬邈不戰(zhàn)而降。李氏夫人怒叱夫君不忠不義,不恥茍活而投江自盡。遺體隨江飄流百里,止于今武都,鄉(xiāng)人撈起,容顏如生,遂葬于武都下中脊,即今桃花島上,墓身由東向西,面向涪江上游江油關(guān),約一丈方圓,高約1.65米,碑刻“蜀漢守將馬邈妻李氏夫人之墓”,碑聯(lián)為:“大節(jié)迥殊溝瀆諒,幽光堪比日星明”!度龂萘x》贊:“后主昏迷漢祚顛,天差鄧艾取西川。可憐巴蜀多名將,不及江油李氏賢!
《江油縣志》載:“節(jié)烈李夫人墓,在縣東二里東河堤尾,土人相傳為馬邈妻李氏之墓。年湮代遠,碑碣無存。光緒二十八年河水大漲,沿堤坍塌,獨此尚在。附近居民急往冢上避水,獲免。
千百年來,人們敬仰李氏夫人,每當清明時節(jié)都要前往祭拜。同時對馬邈的不忠不義極為不齒,總是要對碑上馬邈的名字用棍石戳打幾下以發(fā)泄心頭之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