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洞寺,又名珠簾寺,現(xiàn)改名天寶寺,位于青蓮鎮(zhèn)東3里珠簾村太華山下。與李白故居隴西院相連,右接天寶山、左連太華山和轉(zhuǎn)巖山,前臨涪江,右依盤江。 一.觀音閣遇上掃興尼 左轉(zhuǎn)進入一個逐步抬升的山阿之地,在觀音閣遇到負責(zé)寺廟管理的一位女尼,同行華夏威風(fēng)在來前已經(jīng)介紹該位很不和善,勢利難溝通。落腳未穩(wěn),就受到了其盤問,“燒香不?”“捐錢不?”“那你們來干啥子?快點走!”類似的話很多,我們走一圈后就逃之大吉了。 呈現(xiàn)在面前的首先是新修三重檐歇山大殿,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寶頂葫蘆,兩旁分列內(nèi)向的脊龍。因為是地震后新建,都還沒來得及掛殿匾。殿內(nèi)外有信士捐助的“觀音閣”鑄鐘一口, “羅漢洞寺”鑄磬一個,致觀音大士石香爐一個。殿旁又掛天寶寺地藏殿效果圖,此殿尚未開建。 二.大雄寶殿 登臺階到第二大殿大雄寶殿,其于1997年許建成,面闊也為七間,進深五間,二重檐歇山造帶前廊。二層匾額“正法久住”,一層“大雄寶殿”,落款一九九七,雷朝仁書。門柱有聯(lián):“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經(jīng)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橫批:“佛光普照!贝笮蹖毜罴t柱雙人可合抱,每根外檐柱穿梁的斜撐下均雕刻有龍頭。殿內(nèi)供奉兩尊千禧年從緬甸請回的釋迦摩尼玉佛,兩玉佛一前一后。殿旁生孿生榕樹,枝葉茂密,婆娑之影在百年后當(dāng)成大觀。 三.羅漢洞的故事多 大雄寶殿后面三個天然巖洞分列一排。洞內(nèi)塑造500羅漢。中洞有聯(lián):“天寶有靈感,自在休閑勝地;羅漢無憲凝,逍遙福地洞天!弊笥叶捶謩e有聯(lián):“無塵無垢無量羅漢;真實真虛真正如來。”“大發(fā)慈悲春風(fēng)煦物;掃除思雨秋風(fēng)沉浮!痹新(lián):“羅漢洞里羅漢堂;詩仙故里詩仙鄉(xiāng)! 中間的洞略大,供奉西方三圣。洞中原有水常年從上巖壁滴下,用鐵器接之,聲音如同擊磬。左洞有“泉濂洞”三字。右邊巖洞里,常年滴水如珠,書“巖滴清泉”幾字。如若在雨季,則如下雨一般,如同掛上珍珠簾,所以羅漢洞又有珠簾洞的名稱,村人以之為景,又用“珠簾”為村命名。 關(guān)于珠簾洞的來歷,民間也有傳說。一年三月三,李白的妹妹李月圓和雪娥外出踏青,突然天降大雨,兩人就躲進山邊巖洞之中。一聲驚雷震塌巖洞上的土石,將洞口封上。兩人被困后無計可施,抱頭痛哭,眼淚灑在巖壁上,變成晶瑩的水珠,流在地上變成小溪。土地公公被兩人的哭聲驚動,施法清除土石,救出了月圓和雪娥。從這以后,山洞常年滴水,“珠簾洞”也就這樣叫開了。 李白和月圓經(jīng)常來此放牛玩耍,珠簾洞下的那塊草坪就叫放牛坪。放牛坪上有一塊大石頭,上面踩的有李白放的牛的腳印,叫踩牛石。他們口渴了就喝這里的泉水。一次,李白因受了熱,眼睛又紅又腫。月圓在此接水為李白沖洗眼睛,很快就痊愈了。珠簾洞的泉水能治病的消息傳開后,周圍的百姓都跑來取水,來的人多了,有個和尚就用化緣的錢修了寺廟,里面塑了觀音和五百羅漢,于是珠簾洞又叫羅漢洞,這股泉水叫觀音泉。 羅漢洞寺香火鼎盛,后來來了一個壞和尚,在洞里安上機關(guān)暗道,見到漂亮女子就騙到洞中,做出一些淫穢之事。李白從匡山回來聽到此事,氣憤得很。闖進廟中,攆走了壞和尚,破壞掉機關(guān),救出受害婦女,為地方做了一件大好事。人們?yōu)榱烁心钏,就在羅漢洞中塑了李白的像。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三,遠近百姓都要來進香,于是形成了廟會。 羅漢洞廟會本來是為紀(jì)念李白,但現(xiàn)在除了標(biāo)語和宣傳口號上提及李白外,活動內(nèi)容未有李白文化,多是燒香祈福或看熱鬧。 四.漢洞空遺,詩仙為過客 羅漢洞到底是如何來的?不得而知。不過位于寺廟右邊白砂山巖的諸多崖墓洞穴也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fā)。 崖墓洞穴有名蠻子洞,或被封,或空遺,或移用成敬神洞穴。我們看到的洞穴均為沒有畫像石的素洞,有一室一廳的,有兩室一廳的,也有一洞獨存的。這些洞穴里,很多有墓道、壁龕、臺階、排水溝、灶臺,尸臺等,所見漢磚一般是幾何紋。 珠簾村乃至青蓮鎮(zhèn)平壩地區(qū),是涪江、盤江的沖積河壩,是理想的水源地,為古代先民提供了優(yōu)越的生存環(huán)境。也就是說,漢魏南北朝時代,青蓮已是先民生活的沃土,李白也只能算在青蓮生活了24年的一個過客吧。 (李戴于2014年1月31日,甲午年正月初一,參蔣志《李白故里的民俗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