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十八歲,我參軍到部隊,紅紅的領章印著我開花的年歲。雖然沒有戴上呀大學;,我為我的選擇高呼萬歲。啊,生命里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也不會感到懊悔。” 仿佛那嘹亮的歌聲又在耳邊響起。 今年“8.1”戰(zhàn)友小聚,有幾個還是退伍后20多年再沒見面的戰(zhàn)友。那劉強居然一見面還能叫出我新兵連時的綽號,大家一下子拉近了距離。聊起“8.1”話題自然聊到那些軍營的歌,那些高亢激昂叫人振奮的軍歌。 回想起我們剛入伍那陣子,新兵連學唱了《小白楊》、《戰(zhàn)友戰(zhàn)友親如兄弟》、《團結就是力量》、《說句心里話》、《說打就打》、《大漠風碑》等許多歌曲。出操時要唱,飯前要唱,集會時要唱,訓練時要唱,下地干活要唱。特別是部隊集會時拉歌那此起彼伏的火熱場面最叫人熱血沸騰。緊張的生活,有時這么大吼一通心情也就舒暢許多,就是這些革命歌曲伴隨著我們度過了那些青春年月。像我這樣高音上不去,唱歌就跑調(diào),缺乏音樂細胞的,也濫竽充數(shù)了幾年。記得有次新兵連聯(lián)歡會上,一起參軍的戰(zhàn)友提議唱一首當時很是風靡的小虎隊的《青蘋果樂園》,我哪會唱,只好在觀眾席上羨慕他們動聽的歌聲了。還記得新兵連教我們唱歌的是那個二排長張洪,高高的個子,說話靦腆,歌卻唱得好,拿過部里二等獎什么的,后來進了文工團。 然而記憶中最難忘的,還是我們坐大解放敞篷車去戈壁灘拉石子、收獲莊稼時,大家在車廂里南腔北調(diào)地亂唱亂吼,什么《妹妹你大膽往前走》、《熱情的沙漠》、《打靶歸來》都是我們必唱的節(jié)目,那個歡唱啊。 不過那幾年我們也還是聽過許多大牌歌星們的演唱的,幾乎每年都有總政啊什么的心連心藝術團到部隊慰問演出,郁鈞劍、閻維文、毛阿敏、董文華、克里木、杭天琪、李丹陽、蔡國慶等等很多軍旅歌唱家都去過。每次演出后,有些部隊干事就把明星們照片洗上一大堆,戰(zhàn)士們搶著買,我至今都還有幾張,我們那時也追星啊。那時經(jīng)常有文工團小女兵到我們哪兒買罐頭、壓縮餅干什么的,嘰嘰喳喳,班長長班長短地叫的你心理美滋滋的。 回想火熱的軍營,回想那些嘹亮的歌聲,伴隨我們成長那是一點都不夸張,我想,這也是每個當過兵的人心中永不磨滅的主旋律吧。
|
喝一口酒 也不見得,只不過很是難忘
發(fā)表于 2015-8-10 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