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三合鎮(zhèn)老坪壩社區(qū)曾經(jīng)是涪鋼生活區(qū),在1950年代末期到1960年代的前期,這里曾經(jīng)是籌建中的北京鋼鐵學院四川分院的校園。當時為了“教育與生產(chǎn)結(jié)合”,很多大學搬到了生產(chǎn)基地附近,北京就有十幾所大學的分�;蚩傂0岬饺珖鞯�。清華大學的無線電系等搬到綿陽青義,建起了清華大學分校。北大分校搬到了陜西漢中,中國礦業(yè)學院搬到四川合川縣三匯壩,文革結(jié)束后,這些分校陸續(xù)撤回本校。北京鋼鐵學院四川分院當時決定辦到大煉鋼鐵的重要地點江油,劃撥了134畝良田做校園,江油留給這個學院的信箱代號是304。 北京鋼院分院實際上沒有辦起來,籌備人員和家屬沒有超過100人,文革前籌建機構(gòu)就走了。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這個地址一度交給基建工程兵一支隊(01部隊)做教導隊,后來移交給江油地方,成為涪江鋼鐵廠的生活區(qū)。工廠剛接手的時候,北鋼的建筑還有幾幢一樓一底的紅磚樓房,一個食堂兼小禮堂,幾處平房,最漂亮的是一塊巨大的草地足球場。如今,足球場和別的北鋼建筑都不存在了,剩下這一處平房。這里原來是北鋼的食堂和澡堂,涪鋼保留了食堂一直使用,另外蓋了澡堂,小禮堂改作宿舍。地震后,小禮堂和食堂的一部分附屬建筑以及鍋爐房等都拆除,只剩下這一點老建筑,目前也成廢棄物,等著被徹底拆除。
|
foooxxx 商榷有效!
發(fā)表于 2016-6-21 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