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客 于 2015-11-6 11:01 編輯
初探鴨鶴巖時,一不小心走了一條小路下得山去。一時忘了捐的公德之類的錢錢就走了,回來后總感到不安。那一天就再去了一趟,走了一條新的路線。一路感概,如今的鄉(xiāng)道密布,真是方便至極。
DSC_5114-1.jpg (113.12 KB, 下載次數(shù): 16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6 10:22 上傳
遠眺鴨鶴巖
DSC_5117-1.jpg (125.29 KB, 下載次數(shù): 17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6 10:23 上傳
人們在鴨鶴巖頂上鑿刻了“鴨鶴巖”三個大字,并描金,設(shè)置了燈光?词厝烁嬖V我,晚上在龍臺村看好看。
DSC_5120-1.jpg (151.62 KB, 下載次數(shù): 16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6 10:23 上傳
上次沒怎么仔細觀賞。主洞窟里的佛像是在巖石上鑿刻而成,描金。
DSC_5122-1.jpg (119.59 KB, 下載次數(shù): 16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6 10:23 上傳
石窟里還鑿刻了灶臺,以備齋食,防雨防風。
DSC_5123-1.jpg (161.98 KB, 下載次數(shù): 18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6 10:24 上傳
石獅幾經(jīng)風雨已經(jīng)殘破,但也還恪盡職守。上次未能展示它的風采,這回補上。
DSC_5121-1.jpg (133.14 KB, 下載次數(shù): 16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6 10:23 上傳
遠處的村落就是龍臺村,那里的村民很淳樸。只要問路,都會詳盡耐心地告訴你。原以為會碰到上次一起吃飯的鄉(xiāng)親,結(jié)果沒有碰到。大概他們都忙吧。
DSC_5127-1.jpg (117.03 KB, 下載次數(shù): 1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6 10:24 上傳
潼江的沖積,造成了這片臨水臺地,給村民帶來福祉,這就是先民臨水而居的道理吧。春天時,很多車友、驢友都會來到這里宿營,想必是很開心的事情。不過現(xiàn)在的草灘看到很多遺棄的塑料袋、包裝紙等雜物,請車友驢友們愛護這片天地吧!
DSC_5124-1.jpg (124.27 KB, 下載次數(shù): 18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6 10:24 上傳
回程的路上,再回望鴨鶴巖,她還是那么淡定地守望著那條河流,那片草灘,還有那片村莊。
[mp3=月半小夜曲]李克勤[/mp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