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9 4月11日 龍州——東興 行程336Km/總里程4582Km 加油:20元 住宿:30元 就餐:26元 共計:76元
早上五點多起床,天完全還沒有要亮的意思。我下到四樓的房間收拾好行李,再把行李搬到樓下綁上摩托車。將摩托車推出門外,我又回到四樓,對著那兩個資深黑社會的門,狠狠的一陣亂踹后,心滿意足的離開了龍州。
本以為今天天氣會升溫,結(jié)果比昨天還冷,這可已經(jīng)是4月中旬。又把收起來的厚衣服再次拿出來穿上。
昨晚已經(jīng)研究過地圖,我離開龍州后,上一條顛簸的鄉(xiāng)間小道,直奔邊防公路。所以不走龍州到憑祥的二級路,就是因為要走邊境線。又想起查檢站那個中尉的話,為什么不走二級路,而一定要繞道走國境線呢?
呢?這本來不是一個問題,但它被人當(dāng)作問題提出來以后,還是困擾了我很久。其實什么也不為,走陽關(guān)道與走獨木橋,只因個人的喜好不同而已。
到憑祥的邊防公路在山間蜿蜒,起伏不太大,速度也就不算太慢,清晨時分就趕到憑祥。在地圖上選了一條看起來最近的路,繞過憑祥,繼續(xù)沿過境線前進。
離開憑祥的這段邊防公路看上去很荒涼,路況也不太好,走了很遠(yuǎn)的距離都沒有遇到一個人。公路一直在長了很多小樹,但又不是特別茂密的樹林里穿行。小樹林沒完沒了,無窮無盡,似乎永遠(yuǎn)都走不出去。感覺上去已經(jīng)走了很久,打開地圖一看結(jié)果才走了火柴棍那么點距離。
7.jpg (118.48 KB, 下載次數(shù): 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神奇的花。白色的東西是葉子還是花瓣?
2016-3-25 14:52 上傳
8.jpg (242.11 KB, 下載次數(shù): 9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3-25 14:52 上傳
突然眼前一亮,破爛的邊防公路的盡頭橫空出現(xiàn)一條寬闊的柏油路。查看地圖,往左是去愛店鎮(zhèn),往右去寧明縣城。
愛店鎮(zhèn)坐落在中越邊境上,所以有這么好的柏油路,是因為鎮(zhèn)上有一個通商口岸。愛店鎮(zhèn)往東,依然是邊防公路。
走在一馬平川的柏油路上,心情像柏油路一樣舒坦。10公里到達愛店鎮(zhèn),公路穿過集市直達口岸,在停有若干大卡車的地方180度拐彎,拐向來時的方向。一小段緩坡后,重新走上破爛的邊防公路。
走了大概兩公里,路面越來越爛。查看地圖,前面居然有一個叫爛板的地方,聽這地名都不敢再往前走。
我攔住一位大爺,問他去東興怎么走比較好走。大爺聽懂了我的話,但大爺?shù)脑捨乙痪錄]有聽懂。大爺見我沒聽懂,很是著急,急得抓耳撓腮。
唉,難為這位熱心的大爺了。
遠(yuǎn)遠(yuǎn)的看見一個騎電瓶車的美女迎面飛快的駛來,我趕緊朝她揮手,示意她停下來。美女嚇了一跳,但還在錯過了十幾米的地方停了下來。
我拿著地圖追上去。美女普通講的還算可以,她說從這里到爛板的路名不虛傳,像名字一樣爛。如果不嫌麻煩,可以從愛店鎮(zhèn)返回去十來公里,走一條鄉(xiāng)道去桐綿鄉(xiāng),再
從那里拐上去峒中鄉(xiāng)的邊防公路,這樣就可以避開這段爛路。
我對美女千恩萬謝之后,調(diào)轉(zhuǎn)車頭往回走。
重新回到愛店鎮(zhèn),路邊有一個集市,和中國大部分的鄉(xiāng)村集市一樣,各種小攤販,販賣著各種低檔甚至偽劣的日用品和農(nóng)資。
集市里有一位賣甘蔗的大媽在叫賣她的甘蔗,我聽不懂她的本地話,上前問她價格。大媽用咬牙切齒的普通話告訴我說:習(xí)(10)塊錢5根(斤)。
我知道廣西話廣東話“十”的發(fā)音就是“xi”,“斤”和“根”發(fā)音差不多。
我問大媽:5斤還是5根?
大媽用更加咬牙切齒的普通告訴我:5根(斤)!
真難為大媽了,我還是沒有聽明白到底是5斤還是5根。我猜應(yīng)該是5根,這甘蔗長得不是特別粗大,因為這里是產(chǎn)地,2塊錢一根應(yīng)該差不多。廣西的甘蔗運到四川才賣1塊5一斤,在它的產(chǎn)地不可能賣到2塊。
我問大媽:5塊錢賣給我兩根行嗎?5根我吃不了,也不好收拾。
不知道大媽有沒有聽懂我的話,她一直堅持要10塊錢5根(斤)。
我唉了口氣,搖搖頭惋惜的走了。
從愛店鎮(zhèn)返回,又重新走在一馬平川的柏油路上,這回心情就沒有再像柏油路那樣舒坦。10公里,正好回到與邊防公路交叉的丁字路口。
再往前幾百米,向右的那條岔路就是去桐綿鄉(xiāng)的鄉(xiāng)道。
中午的太陽,曬得人昏昏欲睡。水泥路,不算寬敞,也不算特別平順,但也路面還平整。34公里,到達桐綿鄉(xiāng)。
這是一個看上去有點破破爛爛的小鄉(xiāng)鎮(zhèn),沒有多少現(xiàn)代氣息。如果去除那些信用社、農(nóng)資、摩托車以及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廣告,就是我老家鄉(xiāng)下十幾年前的樣子。
我很驚訝,原來和諧社會的口號能傳播到這么偏遠(yuǎn)的地方。
后來我自己又笑了,笑我自己。
路邊一家快餐店,我點了一份快餐,10塊錢,三葷兩素。老板是母子倆,老母親大概五六十歲,很和藹,講著廣西廣東共有口音的普通話,熱情的招呼我。我拿著地圖去找小伙子問路。
小伙子邊在砧板上切著肥膩膩的肉,邊告訴我前面的路況。他說從他們這坐大巴到東興,大概也要四個小時,雖然只有一百三四十公里,但全是山路,路況也不是很好。
吃完飯,告別快餐店老板,打著摩托車,我不經(jīng)意一回頭,正好看見小伙子正拿著手機對著我,想必是在拍我。小伙子看見我回頭看他,顯得有點好意思,靦腆的笑了。
小伙子大概喜歡發(fā)微信之類的,估計我走后的幾分鐘里,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就會出現(xiàn)一張摩托車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