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景臺村足足一周了,一直想寫點什么,卻不知道從何寫起。一周以來心是沉重的,今晚再次坐在鍵盤前,思緒飛揚:上周六穿越景臺村那一慕慕又在眼前。 早上十點半離開市區(qū),一路向西北方向,路過武都、永平、穿越阡陌交錯的鄉(xiāng)間小道,約行40公里,車停在一座水庫旁。
1.jpg (234.75 KB, 下載次數(shù): 7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10 上傳
雨后的霧掩映著青山綠水背后羞澀的高山,如果不是這很有層次的綠,定會誤認(rèn)為眼前的是一珠大樹,而非千萬株樹緊緊擁抱的大山。
2.jpg (216.99 KB, 下載次數(shù): 6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11 上傳
沿山路繼續(xù)前行,唯有這對母子咩咩的叫聲歡迎著這速之客。
3.jpg (423.89 KB, 下載次數(shù): 6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12 上傳
友友們一路拍攝照片,開心的笑著。
4.jpg (208.16 KB, 下載次數(shù): 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12 上傳
5.jpg (209.86 KB, 下載次數(shù): 7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12 上傳
緩緩地傍山路延生到小溪旁,初夏的水仍刺骨的冰,友友們就這樣攙扶著間接一段小路涉水過一段小溪,記不清淌水過了幾次。
6.jpg (154.65 KB, 下載次數(shù): 7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13 上傳
7.jpg (339.25 KB, 下載次數(shù): 7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13 上傳
8.jpg (403.19 KB, 下載次數(shù): 7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13 上傳
9.jpg (168.19 KB, 下載次數(shù):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13 上傳
10.jpg (292.21 KB, 下載次數(shù): 7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14 上傳
11.jpg (176.72 KB, 下載次數(shù): 7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13 上傳
漸漸地一座紅瓦土墻的小屋隱約在山林中,陪伴她的是門前潺潺的小溪,溪中沖洗光亮的石頭,還有那幾只鵝。
12.jpg (273.82 KB, 下載次數(shù): 7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16 上傳
木頭造成的小橋長滿了青苔,有些難走,布滿青苔的石階還有那日曬雨淋有點泛黑的竹籬笆給這座偏遠(yuǎn)的小山村些許滄桑和凄涼。
13.jpg (200.73 KB, 下載次數(shù): 6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17 上傳
14.jpg (456.32 KB, 下載次數(shù): 7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17 上傳
屋頂上的電視衛(wèi)星地面接收器告訴我們,這兒是有線通訊的盲區(qū),手機在這兒只是拍照的工具。一位退休老村支書、時任森林防護(hù)工作、六十六歲的黃書記就生活在這里幾十載。
15.jpg (199.45 KB, 下載次數(shù):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17 上傳
我們開始在黃書記家動手煮飯,黃書記說平時自己個人吃不了多少,東西都備得少,初一聽這話,這么偏遠(yuǎn)閉塞的地方一定娶不了親。再看這座白發(fā)蒼蒼石磨、還有角落邊布滿青苔的兩付磨心上淡去的磨齒寫滿的何止是黃書記幾十年生活,還有兩個兒子的未來,如今兩兒子已大學(xué)畢業(yè)在外工作,老太太帶孫子去了,唯有老太爺離不開與他相伴一生的山林,留在這兒默默地守候著。
16.jpg (73.38 KB, 下載次數(shù): 7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24 上傳
17.jpg (292.99 KB, 下載次數(shù): 7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24 上傳
18.jpg (421.95 KB, 下載次數(shù): 7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24 上傳
屋面墻上那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吸引著我們的眼球,多少年輕人都守候不了的,黃書記這一生守候全在這上面凸顯。陪伴他的是這小小的音箱還有他的山歌。
19.jpg (110.15 KB, 下載次數(shù): 6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25 上傳
20.jpg (93.74 KB, 下載次數(shù): 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25 上傳
21.jpg (103.82 KB, 下載次數(shù): 7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25 上傳
這座小木樓是他一生的驕傲,一位不懂木工技術(shù)的他獨自造就的藝術(shù)品。
22.jpg (165.68 KB, 下載次數(shù): 9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26 上傳
23.jpg (245.55 KB, 下載次數(shù): 10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26 上傳
回程時,黃書記的一曲《走天涯》道出了這位山區(qū)辛苦耕耘和守護(hù)者,既向往山外的生活,又不舍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故土那矛盾情懷。
24.jpg (143.66 KB, 下載次數(shù): 9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27 上傳
走了一會兒,遠(yuǎn)遠(yuǎn)看見黃書記跟著后面,原來是健忘的華哥把魚桿忘記帶走了,專程送來,看那箭步,哪像接近古來稀的年齡。柱著拐杖的我們此時已無地自容。
25.jpg (186.66 KB, 下載次數(shù): 1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28 上傳
26.jpg (192.39 KB, 下載次數(shù): 1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28 上傳
我們問黃書記從停車這兒距他家多遠(yuǎn),回答1170米,但我們卻走了很久,是的這1170米四季都是水陸交錯之路、是黃書記護(hù)林防火之路,也是他幾十年用心丈量之路,更是這個村與外界相連的唯一之路。
27.jpg (132.16 KB, 下載次數(shù): 1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29 上傳
28.jpg (378 KB, 下載次數(shù): 13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4 03:29 上傳
[mp3=走天涯]龍貓組合[/mp3]
|
喜愛妖精 生態(tài)環(huán)境,你既然想去體驗它的美好,就要接受它原本的生態(tài)。假如大山里面沒有山,沒有參天大樹、沒有鳥鳴和蛇,你會選擇跋山涉水去嗎?
發(fā)表于 2016-5-14 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