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白小道沿百匯溪而上,兩岸溶洞眾多,其中最著名的要算佛爺洞了。佛爺洞位于大匡山下的因明村,全長3.7千米,分上中下三層,有三廳二廊一條河,200余個景點。洞中景色幽深奇妙。正如洞口對聯(lián)所述:“天生洞景,洞中有洞,景中有景,洞景不盡;人稱奇妙,奇上加奇,妙上加妙,奇妙無窮!
1.jpg (108.34 KB, 下載次數(shù): 4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11-9 20:58 上傳
佛爺洞的第一層從“佛手迎客”至“南天門”。此層涼風習(xí)習(xí),沁人心脾,滌蕩塵心。步入此層,迎面便是一只巨大佛手從洞頂伸出,歡迎你的到來。接著便是“三心堂”。所謂三心,乃天心、地心、人心。還有“圣燈”、“金猴撈月”、“菩蒂樹”、“躍鯉觀柳”等栩栩如生的景點。
2.JPG (113.01 KB, 下載次數(shù): 46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11-9 20:58 上傳
由南天門往右,沿著崎嶇的“盤陀路”就進入第二層。經(jīng)“一柱廳”、“半天邊”到達“東海龍宮”。那里有“定海神針”直立,“五彩神泉池”水色清澈晶瑩,還有“白龍越江奪寶”、“頑猴望果”、“海獅戲蓮”、“別甲神鷹鎮(zhèn)金沙”、“龍王百寶箱”等天然造型,氣勢磅礴,極為壯觀。
3.JPG (98.9 KB, 下載次數(shù): 4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11-9 20:58 上傳
從“盤陀道”再往下,就到了第三層洞府。一道地下暗河貫穿洞中,小路緊纏著暗河,時兒傍岸而行,時兒跨過河中石礅,左旋右轉(zhuǎn),曲折迷離。暗河水越來越深,陸路終于到了盡頭。登舟而行,如暢游在藝術(shù)長廊。兩岸巖壁上陳列著天然雕塑家的杰作:“金蟾望月”、“地海橫鯨”、“群像飲水”、“孔雀開屏”、“猴王觀!、“金蓮倒掛”、“寶燈高懸”、“珠簾倒卷”、“花樹盆景”……面臨如此美景,忍不住引吭高歌。暗河洞穴正好是天然音箱,嘹亮的歌聲,引起共鳴,更加美妙動聽。
4.JPG (73.94 KB, 下載次數(shù): 47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11-9 20:58 上傳
船在暗河中行約1里許,即出后洞,再見天日。兩岸青山連綿,美不勝收。
5.jpg (100.93 KB, 下載次數(shù): 43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11-9 20:58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