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五色經(jīng)幡 于 2012-3-1 19:34 編輯
班老寨分上班老寨和下班老寨。我們闖進來的是上班老寨,而今天的寨子很鬧熱,從附近村寨搭乘農(nóng)用車的老鄉(xiāng)們陸陸續(xù)續(xù)地來到這里,還有緬甸的小和尚和女人趕來。當(dāng)村民們見到進寨的和尚時就情不自禁地下跪膜拜,這樣的情景是我在佤山第一次看見。這里離緬甸邊界只有3公里。
IMG_5909.JPG (70.64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2:50 上傳
IMG_5911.JPG (83.88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2:50 上傳
上班老寨有接近500人,平日里多數(shù)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寨子尤顯冷清,而今天是初八,還在年間,所以寨里特別鬧熱。一個戴著眼鏡的時尚佤族青年走向我:“你們是來看王光華做佛事的?”我感到詫異:“今天這里有佛事?”他帶我們?nèi)チ舜謇锏男∷聫R,之后他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佤族分上下佤族,我們班老屬于下佤族,和傣族一樣信佛,我們不過春節(jié),只過潑水節(jié)、開門節(jié)、關(guān)門節(jié),而上佤族要過春節(jié)的。王光華是我們寨子走出去的活佛,他今年32歲,西雙版納佛學(xué)院畢業(yè),并持有佛學(xué)傳播證,游歷傳播佛學(xué)已有三年了,佤族信徒們稱他為‘天’,意思是佤山一帶最大的活佛。他在上班老的日子里,每家輪流給他送水,供他洗漱……”
DSC_4845.jpg (158.2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2:50 上傳
他一口氣給我講了這么多,我覺得王光華就是他們心中的“佛”,他們供著他,是因為希望他帶給大家平安和財富。自此我才明白,四面八方涌進班老的人們皆因王光華以及王光華操辦的佛事。 這個戴眼鏡的時尚佤族青年名叫趙志明,今年32歲,,已是一個7歲女孩的父親,他的妻子是對面山上緬甸的人,叫依水,平日里就依水和女兒在寨里,趙志明長期在山東當(dāng)船員,他告訴我做船員很苦,他主要干拉網(wǎng)的活,更是苦不堪言,有時好幾天不眠不休地拉網(wǎng),累得他端碗的手發(fā)抖,當(dāng)然這也快樂,因為魚多看著高興,小趙說他要堅持干下去,一年5萬左右的收入付出再大也值.
IMG_5927.JPG (77.65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2:50 上傳
且來看看,這大山深處的寺廟是怎樣地牽動人們的心,佛堂有三百多平米,锃亮的地板是信徒們每天跪地而作的結(jié)果,這時不斷地有人進來,聆聽活佛的超度,訴說自己的迷惘和痛苦,撫慰自己的心靈。他們或獻(xiàn)上鈔票,或獻(xiàn)上大米,或獻(xiàn)上花生還有掛面和餅干,總之他們把最好的東西連同自己一起獻(xiàn)上,他們埋頭在香霧中的身影讓我們這些擅闖的人也為之心動,他們念念有詞的誦經(jīng)聲經(jīng)久不息地回蕩在寺廟的上空,他們虔誠的行為,為佛,也為王光華,更為自己的心。
DSC_4900.jpg (73.58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2:50 上傳
DSC_4919.jpg (72.77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2:50 上傳
IMG_5920.JPG (130.14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2:50 上傳
這些幾乎沒有文化的女人在王光華的誦經(jīng)聲中仿佛懂得了許多道理,并求得了心靈的安撫。
下午5點,小寺廟的佛堂里聚集了更多信徒,他們脫鞋輕輕地走進佛堂,在潔凈的佛堂里跪地而坐,靜聽王光華如涓涓細(xì)流般的誦經(jīng)聲傳入耳根,之后是寨主王尼章領(lǐng)著大家高聲誦讀。信徒中老年婦女和沒多高文化的人居多,對于佛的虔誠與他們身受的苦痛是成正比的,有了佛的安慰和他們彼此間的溫暖和關(guān)愛,生活仿佛更有了希望。
DSC_4895.jpg (102.85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2:50 上傳
DSC_4916.jpg (73.04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2:50 上傳
DSC_4897.jpg (88.78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2:50 上傳
一包餅干和一小盒糖果并不能代表信徒對“佛”的覲拜,唯一讓“佛”能感受到的是信徒的心。
2月的佤山是干澀的,連空氣也帶著泥土的干澀味,然而如輕煙似的裊裊升起在寺廟上空的誦經(jīng)聲卻像一片甘露灑在每位上班老寨信徒的心上。他們接受著佛的普度,沐浴在幸福的光環(huán)之中。 寨子的正中矗立著一座新修的白塔,是一個叫保尼翁的孤寡老人貸款4萬獨資修建的。他說,全寨都信佛,好久以來我就想有座白塔在這里多好,我沒有其他的家人,沒有負(fù)擔(dān),貸款慢慢還。他說得如此平靜,可我感覺他怎么還?他好像一點不為還錢焦急,我想在他心里貸款4萬和400是一個心態(tài)吧。
DSC_4946.jpg (64.35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2:50 上傳
保尼翁
DSC_4953.jpg (88.11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2:50 上傳
我在寨子里兜游了一圈,看見上班老寨的男孩,無論大小都喜歡把額頭前面的劉海染成黃色,他們認(rèn)為這是最時尚的,是與外面的世界縮短距離的一種表示。 在這個季節(jié)里,男人們幾乎天天都是浸泡在這些劣質(zhì)的白酒中,或聚集在一起三菜兩湯一碗米飯,可以從天亮吃到天黑不散不別,生活對他們來說就是有吃有喝有伴說話,他們不要求自己能力以外的生活內(nèi)容,一如既往地愛著貧困家鄉(xiāng),誰說他們不快樂呢?
IMG_5942.JPG (105.04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3:11 上傳
IMG_5945.JPG (112.85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3:11 上傳
小和尚叫趙巖坡,不會說漢語,他是大家共同養(yǎng)大的孩子,今年8歲,在他不會說話的時候就被寺廟收養(yǎng)。趙志明說,前幾年村里一位走親戚的女人去了緬甸就帶回這個孩子,把他送進了寺廟,說這孩子是孤兒。在寺廟長大的巖坡從小就浸泡在濃濃的佛的氛圍中,恐怕他一生都不會改變他的信仰。好在對佛的虔誠以及面對佛必備的那顆崇敬的心并沒有減少巖坡童年的歡樂,他就是一個無拘無束的佛童天天奔跑在上班老寨的土地上。
DSC_5116.jpg (62.56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3:11 上傳
大約在黃昏時分,王光華有了時間跟我們說說話:“我從佛學(xué)院畢業(yè)快三年了沒回家,今年得空回鄉(xiāng)為寨里人念經(jīng)祈福,尤其是老人們我最應(yīng)該關(guān)照,前幾天我就給附近的寨子的老人們發(fā)了請?zhí)埶麄兘裉靵沓燥,飯錢我付!彼X得回報鄉(xiāng)親,除了為他們念經(jīng)外,請吃飯是最好的方式。
IMG_5956.JPG (74.52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3:11 上傳
DSC_5103.jpg (86.57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3:11 上傳
DSC_5179.jpg (93.51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3:11 上傳
我的左邊就是上班老寨頭人保留良 在寺廟大門外的空地上,王光華請人擺了十 桌,老人們在本寨頭人保留良的招呼下一一落坐,享受著有酒有肉有活佛陪伴的快樂時光
DSC_5079.jpg (129.22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2-29 23:11 上傳
圖片為小綱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