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魚擺擺 于 2012-10-13 15:21 編輯
大同城遺址位于阿拉善盟額濟納旗達來呼布鎮(zhèn)東南約19公里外,由內(nèi)外兩道城墻組成,因多圈馬群,套捉坐騎而又稱“馬圈城”。此城建于唐朝中期,前身是北周宇文邕的大同城舊址,也是隋唐大同城鎮(zhèn)和安北都護尉的駐軍所在地。唐朝開寶二年(公元734年)此地設(shè)置“寧寇軍”,以統(tǒng)轄該地軍務(wù)。大同城從規(guī)模和形制上說,和現(xiàn)在聲名顯赫的“玉門關(guān)”差不多,在當時幾乎和玉門關(guān)齊名,都是塞外重要的軍事關(guān)卡。如果說西行到西域去,要經(jīng)過玉門關(guān),那么出大同城就進入了唐朝北部的突厥部落。
134.JPG (107.14 KB, 下載次數(shù): 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10-13 13:42 上傳
135.JPG (82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10-13 13:42 上傳
136.JPG (135.61 KB, 下載次數(shù):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10-13 13:42 上傳
137.JPG (81.73 KB, 下載次數(shù): 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10-13 13:42 上傳
138.JPG (118.24 KB, 下載次數(shù): 6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10-13 13:42 上傳
大同城的墻體直接撮土而掬。因此,結(jié)構(gòu)松散,經(jīng)不起風沙和時間的考驗。也許不久的將來大同城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很快就成了人們心目中的一種幻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