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客 于 2015-10-24 14:14 編輯
鴨鶴巖位于梓潼觀義鄉(xiāng)龍臺村隔潼江的山崖上,號稱108洞,關于它的記載暫時沒能查詢到。適逢重陽節(jié),龍臺村的鄉(xiāng)親們在鴨鶴巖聚會。老鄉(xiāng)們遠遠地就招呼俺吃飯。恭敬不如從命,坐下來品嘗農村的酒席也是很久沒有的事情了。把酒換盞幾遍,老人們的臉上也泛起了紅潤。問道鴨鶴巖的由來,竟然無人能說個一二。一位老者說,老輩子說是用來防范賊人的,可以躲避在上面,丟擲卵石抵御來犯?蠢先藗兊拇┲,耳聽言談事項,或頻頻敬酒,或笑談村中趣事,或木訥吃菜添飯,十桌酒席坐了個滿滿當當,多數(shù)是老年人。席間,村中當事人——書記也到各桌敬酒祝福,呵呵!如今的農村變化很大了。
DSC_4971-1.jpg (161.3 KB, 下載次數(shù): 17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4 09:24 上傳
DSC_4972-1.jpg (162.65 KB, 下載次數(shù): 17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4 09:24 上傳
DSC_4960-1.jpg (163.83 KB, 下載次數(shù): 17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4 09:24 上傳
DSC_4968-1.jpg (146.36 KB, 下載次數(shù): 18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4 09:24 上傳
這是一條由潼江岸邊直接上來的梯坎,感覺還是陡峭。
DSC_4969-1.jpg (125.57 KB, 下載次數(shù): 1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4 09:24 上傳
很抱歉,有點熱了,請它幫我頂頂。沒能看到它的全貌,呵呵!
DSC_4976-1.jpg (105.19 KB, 下載次數(shù): 18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4 09:24 上傳
DSC_4977-1.jpg (123.73 KB, 下載次數(shù): 1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4 09:24 上傳
DSC_4981-1.jpg (102.05 KB, 下載次數(shù): 1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4 09:24 上傳
秋收過后,田地在陽光下泛著金黃,民居點點,藍天此時飄來一片祥云,祝愿龍臺村的鄉(xiāng)親們安康吉祥。
DSC_4985-1.jpg (106.28 KB, 下載次數(shù): 19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4 09:24 上傳
DSC_4988-1.jpg (119.33 KB, 下載次數(shù): 18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4 09:24 上傳
DSC_4990-1.jpg (94.99 KB, 下載次數(shù): 1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4 09:25 上傳
看看巖壁上的舊有痕跡,想必原來就有建筑直接鑲嵌在巖壁上。如今都是重新修繕的。
DSC_4995-1.jpg (100.98 KB, 下載次數(shù): 19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4 09:25 上傳
洞洞相連,向外開有天窗,一來采光,而來通風。石室內有坐臥的地方,也有貌似灶臺的地方,均為原石鑿刻,可見并非短期可以建成。
DSC_5000-1.jpg (116.86 KB, 下載次數(shù): 1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4 09:25 上傳
DSC_5006-1.jpg (112.34 KB, 下載次數(shù): 17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4 09:25 上傳
人們在飯后,還是來到菩薩前,燒上一注香,跪上蒲團,祈求家人平安。想必這位大姐也有在外打工的親人,為他們祈福吧。
DSC_5007-1.jpg (124.39 KB, 下載次數(shù): 1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4 09:25 上傳
DSC_5008-1.jpg (109.5 KB, 下載次數(shù): 18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24 09:25 上傳
潼江在龍臺村流淌,留下一個美妙的歐米伽彎,一大片沖積平原也就是一座米糧倉。潼江清澈,如鏡的河面緩緩,草灘青翠微微帶著淡淡的土黃,山風吹來,你去了也會感到愜意。春天吧,期待與你再次邂逅!
[mp3=故鄉(xiāng)的原風景]宗次郎[/mp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