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來去之間,看青蓮 漸漸的清明,這個讓人銷魂的時節(jié)。就會在幾天以后,抵近于我的眼前。那些,曾經(jīng)為了學習,寫好文章,而乘興于心情。游訪青蓮的腳步。似乎在謀處,隱隱發(fā)亮。像是一曲集結號,在召喚。
同樣也就有了很多容顏,在一些簡樸的裝束里,在一街低矮的屋檐下,擁擠的馬路上穿行了起來。比如,一肩擔子走過青青的菜蔬,尋找著自己的攤位。比如,蹲在鋪面下,那些挑三揀四的人,手里反復的掂量著那么一兩只砂罐,討價還價...當然,還有一個,叼著煙卷,推著自行車,背著幾本書,慢慢騰騰走過的青年,在那里回望自己的少年。一處斑駁的壘墻下面,石頭上,躺著曬著太陽的一天。
這一切,不是為了別的什么事。只是因為,趕場的人群后面,有一個人----叫李白。只是這個李白的年齡,實在是太過于模糊了,讓人還沒有完全的看個分明。他,一會兒,就在鎮(zhèn)子的外面,一條小溪的邊上和一位慈祥的老婦交談。一會兒,又似乎騎在了青牛的脊背上。學著牧童的模樣,從容于春風,吹散著一曲竹笛。興許還有幾卷書籍,掛在那牛角之上呢。只是書卷,好像掛的有些太過于隨意了一點。一會兒,他仿佛又牽著一個,衣袂飄飄的少女,那個叫月圓的妹妹,在山坡上吟唱著幾句詩句。詩句在青青的麥苗之上翻滾著....再或者,他從匡山書院,向先生告了假回來。要去自己的家,看看久別的父母。然后再去祠堂,祭拜一下祖先。只是牽著一匹馬,走的有點慢。一路都有熱情的鄉(xiāng)鄰,在微微一笑里寒暄。總之,不遠處的竹林,還有一處宅院。門前坐著一個五十多歲的門禁,好像在等著書聲入耳他陶醉起來的眼睛。
一切都是夢境!只是讓人有些親切的依偎......
青蓮,這個地方。因為有了李白,F(xiàn)代人的腳,不管怎么走,也不會迷路。都會是在朗朗的乾坤里的信步;都會是在月色皎皎中,放飛著一個自己的清明。清晰了自己的山山水水,成為眷戀。畢竟,這兒有一條清澈的河,與另一條清澈的河流在此地交匯。然后,帶著輕快浪花去匯聚成海。就像眼前的人流,也是從另一個時間的節(jié)點,趕來交匯于李白---江油青蓮居士的那些時間。然后他們帶著這個山水的靈性,帶著陽光下,這方水土純真而質(zhì)樸的語音,回到自己的工作與生活。有時我也想不太清楚,這算不算他們直掛了云帆,而去寄予滄海之間。但是,我分明看見了他們,態(tài)度從容而堅定的臉,穿過了這一條千年的長街。
江油一群本土的文人,因為自己心中揣著李白,在文字里種下的月,而清楚、明白了入世的人生。即使是有再多的紅塵滾滾,裹攜著疲憊而又不堪的身軀。也會因為這一輪心中的月亮,撫慰著心靈和那些將行的道路......
那么,還有什么不能成為理由?不在清明彌漫的節(jié)氣,籠罩這片土地的時候。徹徹底底的又去衣冠冢,碩大的樹下,澄澈一下,紅塵一路走來的心。用文字和聲音,祭起一團火焰,而焚香禱告呢?
當然,清明來了,清明還會走。輪回一次,就有李白的身影,就有一壺叮當?shù)脑拢p柔的灑進現(xiàn)代人的心窩。讓人去學會從容與灑脫。
青蓮,我所想的青蓮。就是安居于月色之后的那一簇瓦片,從太陽暖暖陽光里,探出頭來,伸了伸懶腰的人們。一切看似那么的閑散,又從閑散里擠出忙碌的炊煙,熱情的接待著南來北往的人們。如同他們身邊那些花朵,淡淡的伴隨著一些腳步,探望他們心中的青蓮,一個清明來和去之間的青蓮。
2017.3.28夜
|